
實施零碳新工業體系是吊車的頂層設計和中長期規劃,尤其在空間布局上要高度重視內蒙、東北和沿海等可再生能源豐富是吊車的區域,
智能風機、光伏面板、動力電池就是零碳工業革命是吊車的“蒸汽機”,能源物聯網就是工業革命的運河體系,源源不斷產生綠色低成本的動力。
全球最大離岸風能發電場迎來首個14MW渦輪機!
零碳新工業體系的建設將使產業各領域的技術路線和生產裝備產生重大變革和升級投入,也為物聯網,云計算,數字孿生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場景。
如果中國制造不實現零碳轉型,中國貿易出口將為此付出巨大成本并失去競爭力。
品牌宣傳 人才招聘 宣傳制作 專題報道 風電周刊
。
遠景科技集團CEO 張雷
習近平: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裝機達12億千瓦!
中國制造的產品不僅將獲得“綠色通行證”,繞開碳關稅,而且還因去碳而成本更低,中國制造的優勢將進一步凸顯,中國將從“人口紅利”轉向“綠能紅利”,成為全球零碳新工業的中心。
鋼鐵、化工、交通、建筑等領域將因為使用能源形式的轉變,從而在技術路線和生產裝備上發生重大的變革。
一)
2020全球最佳風機出爐,金風、遠景、明陽、東汽上榜
13811802542
全球主要經濟體在本世紀中實現碳中和的共識和行動,不僅推動了能源革命,更將開啟一場工業革命。
能源形態的變化則將導致工業領域的革命。
為您服務項目
高爐焦炭煉鋼將轉向綠色氫氣煉鋼,汽車船舶的燃油系統將被動力和燃料電池所取代,生物合成技術將取代使用化石原料的傳統化工,生產出零碳并可回收的材料。
三)
|
然而,如果中國加快構建零碳新工業體系,全球碳中和就是中國制造進一步騰飛的歷史機遇。
從2020年到2030年,被稱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關鍵的十年,也是中國建立零碳新工業體系的十年寶貴機遇期,我期待第十四個五年計劃能展現出中國正在引領這一輪新工業革命。
風電、光伏和儲能成為了“新煤炭”,氫能和動力電池成為了“新石油”,能源行業將成為“新工業”的排頭兵
項目信息 招標中標 會議策劃 軟文寫作 新聞采訪
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將因此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幅員遼闊的中國具備了風光稟賦,可再生能源資源可以提供數倍于中國經濟之所需。更具優勢的是,以風光為代表的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產業,三北地區的風電成本和青海等地的光伏成本已在0.2元/度以下,2023年成本將實現0.1元/度。如果中國充分發展可再生能源,并加快打造基于零碳能源的新工業體系,
零碳新工業體系的基礎是可再生能源系統
GWEC發布《2020全球葉片供應鏈報告》
要在此布局零碳產業集群。煤炭優勢讓“曼徹斯特”和“伯明翰”成為了工業革命的中心。
能源革命體現在能源生產從化石能源徹底轉向零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
大力發展綠色能源科技產業。
《財經》雜志
中國風電行業網絡優秀服務平臺
加快推廣零碳能源在交通、鋼鐵、化工領域的應用,
這些技術應用和生產裝備,將會成為新工業革命中的“火車”,“汽輪船”、“機械紡紗機”,進一步釋放“煤炭”和“蒸汽機”的效能優勢。
歡迎投稿 |預定廣告
二)
中國的工業體系建立在高強度的碳排放之上,中國2019年碳排放達到了100億噸,占全球排放約30%。全球主要經濟體已經開始對碳排放定價,中國產品將面臨碳關稅壁壘。以歐盟為例,目前歐盟碳排放成本已經達到30歐元/噸二氧化碳,預測到2030年將在60-90歐元之間。當前的歐盟碳價格折合煤電的額外碳成本是0.23元/度,折合焦炭制鋼的額外成本是400元/噸。歐盟即將出臺碳邊境調節機制,對進口產品征收碳差價稅。美國和英國也正在醞釀類似機制。
■來源:
零碳新工業體系不僅有利于中國在國際大循環中取得優勢地位,也將極大促進國內大循環,產生新的發展動能和增長空間。低成本的零碳能源系統將有效降低國民經濟的運行成本,而且減少對國際化石能源的依賴,保障了能源安全。在此之上的新工業體系也將具備更好抵御風險的能力。
全球工業體系在未來20-30年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能源行業本身正從“資源特性”轉向科技和工業特性,
數據:視頻|為何這家整機商能成為大兆瓦機組的引領者
(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