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是解碼中國奇跡的鑰匙,也是通往偉大夢想的階梯。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yè)領軍企業(yè),徐工集團在向著登頂產業(yè)珠峰的道路履帶吊上逐夢前行,不斷書寫中國制造的新榮光。今天我們就來到徐工集團,通過普通崗位上,徐工追夢人的故事,來感受大國重器吊車維修背后承載的那些"堅守之志"和"追夢之心"。
徐工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全球最大的輪式起重機制造基地。每年有超過15000臺起重機從這里走向世界。
徐工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大噸位起重機調試技能工李戈
李戈,徐工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大噸位起重機調試技能工藝師,精通百噸級、千噸級起重機裝配、調試技術,尤其在新品試制、現(xiàn)場故障問題處理及調試技術指導等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和高超的技藝。
徐工起重機
起重機雖然是個龐然大物,但是也是由很多細小的零部件組成。從復雜的機械設備中準確地找出病根所在,在旁人看來如大海撈針般無從下手,但李戈做起來卻從容不迫。
李戈在工作中
徐工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大噸位起重機調試技能工藝師 李戈:
“這個就是我們起重機上最細小的一個部件,就像我們人體上的一個血管一樣,一旦血管堵塞,形成血栓,人體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比如半身不遂,行動不便。恰恰這個小小的部件就因為它堵塞,造成我們起重機沒有動作這樣一個故障。”
徐工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大噸位起重機調試技能工李戈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同事們喜歡稱李戈為"大師"。一方面是因為他技術高超,另一方面是因為,李戈曾代表公司參加央視"挑戰(zhàn)不可能"節(jié)目,完成了不可思議的起重機三連吊。
徐工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大噸位起重機調試技能工藝師 李戈:
“(記者:當時參加央視挑戰(zhàn)不可能,最大的不可能,最大的挑戰(zhàn)在什么地方?)最大的挑戰(zhàn)是這種狀態(tài)是從來沒有的。沒有人接觸過,沒有人真正去操作過。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zhàn)是操控的穩(wěn)定性和我整個動作的平穩(wěn)過渡。這是最主要的挑戰(zhàn)。(記者:本身您對機器的熟練度也是非常高的吧?)這個可以不客氣地說,進廠以來一直在進行起重機調試,已經20多年了,對我們起重機產品的性能,不敢說百分百吧,至少和它吃住在一起,摸爬滾打在一起,對它的性能99%以上都是掌握住的。也是個熟能生巧的過程。”
而在工人們眼中,技能"大師"不但是善于總結更是樂于分享的人。除了扎根調試一線,帶徒弟、上講臺、育新人是李戈肩上更重要的任務。李戈的"大師"工作室里都是事業(yè)部選拔出的技能精英,他帶出的徒弟在各自崗位上都已嶄露頭角,在各類技能大賽中斬獲大獎,有的還被評為徐州市企業(yè)首席技師。
傍晚六點天色已暗,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李戈開車回家,這也是難得的放松時刻。
李戈與家人
李戈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爺爺是一名車床工人,在上個世界中葉,爺爺就憑借卓越的技能獲得工人階級最高的榮譽"老八級"。在當時的年代,"老八級"堪稱國寶,代表中國技能的最高水準。正是在爺爺?shù)亩卮俸徒虒拢罡旮赣H才進入徐工,成為一名起重機調試工,而這一干就是40多年。他也見證了徐工起重機從小到大,從無到有的發(fā)展歷程。
李戈的父親 李宗久:
“在50噸之前的,我全部參加了,我是第一實驗員。”
由于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李戈十幾歲就開始跟著父親接觸起重機,起重機也成了他童年時最喜愛的"大玩具"。
李戈與父親
李戈的父親 李宗久:
“我經常帶他,五六歲,沒上托兒所之前,和上托兒所以后,我成天帶著他去轉著玩。他那時候就接觸吊車了。”
徐工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大噸位起重機調試技能工藝師 李戈:“那時小型吊車候小朋友都在家玩模型,我已經可以接觸到實實在在的起重機。小時候的點點滴滴,對于長大后職業(yè)發(fā)展、工作選擇上還是有很大的影響。”
李戈的筆記本
1995年,剛參加工作的李戈進入徐工,短短幾年,李戈逐漸在年輕人中脫穎而出,技能水平得到認可。而這一切都歸功于父親留給他的"傳家寶"。十幾本泛黃的筆記,每頁都密密麻麻寫滿了起重機調試的各類問題解決辦法以及各類手繪液壓、電氣原理圖。
徐工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大噸位起重機調試技能工藝師 李戈:
“我父親也是特別有心的人。甚至編上號,12345。這些都是我父親在他從事調試工作中碰到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另外還有他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實踐性特別特別強。特別是里邊的一些簡圖。”
李宗久與李戈和李戈姐姐
多年前,李宗久帶著年幼的李戈和李戈姐姐,在十六噸起重機前合影留念;現(xiàn)在,當他們站在一千二百噸的起重機前再次按下快門時,就已是歷史性的跨越,對中國制造業(yè)和整個家族來講,都有著重大的意義與價值。李戈所承擔著的,不僅是父親事業(yè)的延續(xù),更是在這場父子接力中鍛造的"大國重器之夢"。
徐工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大噸位起重機調試技能工藝師 李戈:
“夢想每個人都有,只是有大有小。作為徐工人,我們的夢想離不開徐工夢,作為我個人,真心希望我們的徐工黃遍布在全世界。人們提到工程機械,腦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們的徐工產品。這是我的切身想法,更是夢想。”
不管是父子之間工匠精神的傳承與接力,還是在舉國團圓之時逆行踏上外出之旅的責任與奉獻,在普通的崗位上,勞動者的夢想閃耀著動人的光芒。
這些最美的身影,大多是我們身邊普普通通的勞動者,他們也時時面對辛苦、勞累的考驗,也有對父母妻兒的不舍,但是他們依舊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堅持與夢想,創(chuàng)造了不平凡的業(yè)績。
每一個奮斗不息、努力追夢的人都是"英雄",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心懷篤定夢想,在奔跑中奮力前行,每個人都可以跑出屬于自己的一份精彩!
(來源:無線徐州)
責任編輯:Ke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