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河黃藏寺水利樞紐工程
是全國“十三五”期間分步規劃建設是吊車型號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長江流域綜合規劃(2012~2030年)》中是吊車型號的灌溉水源和供水水源工程,是湖南省當前最大是吊車型號的灌區。目前,該工程地質勘測工作已全面展開。犬木塘水庫樞紐工程位于湖南省邵陽市境內資水中上游,灌溉面積121.71萬畝,灌區范圍位于“衡邵干旱走廊”的中心地帶,范圍涉及邵陽、衡陽、永州、婁底四市8縣(區)。犬木塘水庫工程計劃施工總工期為60個月。樞紐工程施工總工期為34個月,第一臺機組發電工期28個月,以電站廠房及船閘施工為關鍵路線。灌區工程施工工期為60個月,以總干渠九龍嶺隧洞(位于邵陽縣谷洲鎮)施工進度為關鍵線路,按照先總干渠、后分干渠、然后再骨干支渠的基本原則進行施工。
伯斯阿木水庫建設項目。該工程是新疆重點水利工程項目,于2019年9月15日開工建設,計劃工期36個月,預計在2022年9月14日前全部完工。
程
是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福建近十多年來第一個獲得國家批準的大型水庫項目。工程概算總投資約23.02億元,由上存水庫及龍津溪引水樞紐組成,是目前福建省最大、運用碾壓混凝土技術建造的大壩,長338米、寬8米、最大壩高89.3米。
關門嘴子水庫工程
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工
泉州白瀨水利樞紐工程
是屬于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工程位于黑河上游東、西兩岔交匯處以下11km的黑河干流上,左岸為甘肅省肅南縣,右岸為青海省祁連縣。工程的實施建設是落實中央關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大力推動脫貧攻堅和民族地區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是黑河流域綜合治理新的里程碑。
水利建設是工程機械產品的重要使用市場。國家對水利建設的重點政策支持,將直接拉動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混凝土機械、起重機等工程機械產品的需求。
碾盤山水利水電樞紐工程
重大水利工程是強化水旱災害防治、優化水資源配置、改善水生態環境、促進流域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手段,在保障國家水安全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水利部負責人表示,今年將高標準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加快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爭取早開工、多開工。
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國家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主要建設范圍是宜賓、瀘州境內的長江干流沿線。根據規劃,工程擬建設33.2公里堤防護岸,總投資12.2億元。工程是長江干流四川段人口密集區最大的綜合防洪工程之一,建成后,宜賓、瀘州相關江段的防洪能力將大大提升。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
位于漳州市長泰縣枋洋鎮西北面,被國務院列為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同時也是省市重點工程,由廈門和漳州兩市合作建設。工程由上存水庫、尚吉電站、溪口閘壩、引水隧洞4個部分組成。
海南省南渡江邁灣水利樞紐工程系國務院確定的172項重大節水供水項目之一。項目總投資73.6億元(其中,中央投資37.9億元),施工總工期為56個月。
是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項目之一,也是西江經濟帶基礎設施大會戰項目和廣西桂西北旱片治理骨干工程。
據水利部規劃計劃司相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開始實施172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目前已累計開工149項,在建工程投資規模超過1萬億元。其中,南水北調東線和中線一期等36項重大水利工程已經建成并發揮效益。172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在加快推進,一批新的重大水利工程同時在規劃。去年,2020年及后續重點推進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開始實施。
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水庫大壩長3124米、最大壩高43.9米;批復概算投資30.69億元,概算調增12.58億元,總投資達43.27億元。
甘肅中部生態移民扶貧開發供水工程
程
犬木塘水庫工程
新疆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家“十三五”期間100項重大項目之一,也是目前新疆綜合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具有高面板堆石壩、高地震烈度、高邊坡危巖體處理、深河床覆蓋層“三高一深”等特點,總投資109.86億元,總庫容22.49億立方米,被業界稱為“新疆三峽工程”。
是福建省近10年來第一個獲國家批準的大型水庫項目,為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項目總投資23.02億元,集城市供水、防洪、灌溉、發電、環境保護等功能于一體。2019年12月31日,上存大壩啟動下閘蓄水工作。
榆林黃河東線馬鎮引水工程
是吉林省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是國務院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列入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全省44項重大工程之一。中部引水工程分兩期實施,一期建設干線工程、二期建設支線工程。目前一期工程建設進展順利,二期工程已經具備開工條件。工程建成后受益人口將超過1000萬。中部引水二期工程又稱“支線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九德支線、雙陽支線、奢嶺支線、長春支線、農科支線、公主嶺支線、梨樹支線、四平支線、伊通支線、遼東支線等10條支線。2020年,10條支線將全部開工建設。
北起長江,沿原新孟河拓浚至京杭運河,立交過京杭運河后新開河道向南延伸至北干河,拓浚北干河連接洮湖、滆湖,拓浚太滆運河和漕橋河入太湖。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的建設目的是改善太湖和湖西地區水環境、提高流域和區域的防洪排澇標準、增強流域和區域水資源配置能力、兼顧地區航運等。是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全省單項投資最大的水利項目。
樞紐
從丹江口水庫年均引水7.7億立方米,橫貫鄂北崗地270公里,解決沿線干旱缺水問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其中老河口孟樓鎮至棗陽七方鎮之間的72公里低凹地段系亞洲連續最長的倒虹吸工程,全部鋪設PCCP管。
項目初步設計報告獲水利部正式批復,進入全面建設階段。工程以供水為主,結合防洪,兼顧發電,并為改善下游灌溉、生態用水創造條件。樞紐正常蓄水位為288米,總庫容為5.44億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57兆瓦,多年平均發電量1.81億千瓦時。施工總工期54個月,總投資142.7億元。
是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總投資66.36億元。2018年6月開工后,相繼完成導流明渠開挖、漢江一期截流、施工圍堰填筑、電站廠房、泄水閘、船閘基礎開挖等工程,工程進入電站廠房底板墊層澆筑關鍵階段。
及黔西北供水工程
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
天角潭水利樞紐工
新疆大石門水利樞紐左岸古河槽防滲工程
內蒙古最大規模水利項目——引綽濟遼工程是我國“十三五”期間水利建設的重點項目,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項目總投資約252.16億元,是內蒙古自治區迄今為止投資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2019年全面開工建設。2023年竣工后,平均年調水量達4.54億立方米。
引綽濟遼工程
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
廣東最大水利項目、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水資源保障工程自今年5月全線開工建設以來,累計完成投資約20.19億元。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是解決珠三角東部地區缺水,保障粵港澳大灣區供水安全而建設的大型調水工程。工程線路總長度113.2公里,新建鯉魚洲、高新沙、羅田等3級泵站加壓。工程設計多年平均供水量為17.08億立方米,受水區人口近3000萬,總投資約354億元,總工期60個月。
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
天角潭水利樞紐工程
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項目之一,也是甘肅省“十三五”擬開工的一項大型跨流域跨區域調水工程。工程實施后,將有效緩解天水、平涼、慶陽三市受水區水資源短缺問題。工程規劃從白龍江干流迭部縣取水,輸水線路全線采用自流引水,線路呈西南至東北走向,甘肅省引水終點為華池縣。
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
樅陽引江樞紐:樅陽引江樞紐及河渠工程和孔城河段河渠、橋梁工程已經開工建設。樅陽引江樞紐建設內容包括泵站、節制閘、船閘、過魚設施、跨渠交通橋等多個項目。樅陽引江樞紐工程建設工期45個月,計劃完工日期為2022年6月30日。
是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福建近十多年來第一個獲得國家批準的大型水庫項目。整個工程概算總投資約23.02億元,由上存水庫及龍津溪引水樞紐組成。上存水庫位于漳州市長泰縣枋洋鎮,正常蓄水位201米,總庫容1.23億立方米;橫亙在大山之間的上存水庫大壩,是目前福建省最大、運用碾壓混凝土技術建造的大壩,長338米、寬8米、最大壩高89.3米。
百色水庫灌區工程
是鶴崗市建市以來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該工程1976年在《三江平原綜合規劃》中首次提出,2013年列入全國172項重大節水供水工程計劃,去年10月得到省發改委批復,批復總投資33.51億元,工期36個月,計劃2023年建成。該水庫是一座以城市供水、農業灌溉為主,結合防洪、兼顧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庫,總庫容4.03億立方米。
,工程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境內的車爾臣河上,是一座兼顧防洪、發電、灌溉的大(2)型Ⅱ等工程,總庫容1.27億立方米,總投資19.0081億元,總工期48個月。工程大壩為碾壓式瀝青混凝土心墻壩,屬于國內目前在建同類型第一高壩。
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家層面聯系的社會資本參與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運營12個試點項目之一。工程位于新疆維阿克蘇地區阿克蘇河一級支流庫瑪拉克河中下游,為Ⅰ等大(1)型工程,最大壩高247米,壩頂長度606.5米,總裝機容量750MW,工程總投資為89.97億元。據了解,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運行庫水位消落幅度為國內最大, 在施工難點上將挑戰混凝土面板砂礫石壩世界新高度。
,工程總投資為89.97億元。為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壩,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牽頭深圳浩澤基礎建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所屬三公司、機電公司、水務公司組成聯合體負責項目投資建設。該工程位于新疆阿克蘇地區境內,裝機容量75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為18.93億度。
作為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和西藏自治區水利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重大項目,總投資27億多元。該工程位于雅魯藏布江左岸一級支流湘河干流,是《全國大型水庫建設規劃》項目之一,包括湘河水利樞紐和配套灌區兩大部分,主要任務以灌溉、供水、改善保護區生態環境為主,兼顧發電,具有重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工程2019年4月3日開工,預計2022年12月完工。建成后,水庫總庫容量可達1.134億立方米,控灌面積12.49萬畝,電站裝機容量40兆瓦,年發電量可達1.38億千瓦時。
是內蒙古水利史上規模最大的節水供水項目,工程的輸水隧洞段采用鉆爆法+TBM聯合施工,共投入使用5臺TBM。此次始發掘進的“草原吉祥號”TBM主要用于長、大硬巖隧道施工。正式投入使用后,預計月均掘進速度可達600米。其余4臺TBM預計將于2020年陸續進場投入使用,計劃用3年時間打通長達46公里的輸水隧洞,確保全線按計劃建成通水。引綽濟遼工程總投資252.16億元,總工期56個月,由文得根水利樞紐和輸水工程兩部分組成,輸水線路全長390.3公里。
莊里水庫位于山東省南四湖湖東地區的十字河流城,
項目是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項目總投資為43.38億元,預計4年完工,工程開發任務以工業供水、農業灌溉為主,兼顧發電等綜合利用。
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
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
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工程之一,也是河南省近期實施的“四水同治”十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該工程采用PPP模式建設,總投資32.32億元。根據設計,小浪底北岸灌區工程包括濟源市和焦作市的沁陽市、孟州市、溫縣、武陟縣5個市縣,工程引水水源為小浪底水庫。灌區共建設渠系工程32條,總長325公里。
白龍江引水工
是國務院部署加快推進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項目之一,列入國家發改委《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的加快水利設施建設項目,是福建省“十三五”期間重點建設項目。工程位于晉江西溪干流上游,壩址位于安溪縣白瀨鄉長基村,正常蓄水位288米,總庫容5.444億立方米。工程靜態總投資估算129.5億元,動態總投資估算138.6億元,建設工期56個月。
長江上游干流四川段防洪治理工程
位于萬源市固軍鄉境內,是以防洪為主、兼顧發電的大型水利工程,是《四川省渠江流域防洪規劃》確定近期興建的防洪控制性骨干工程之一被列入國家172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目錄。樞紐建筑物由碾壓砼重力壩、泄洪表、底孔、左岸發電引水壓力管道、壩后電站廠房、過魚設施等組成。工程總投資為27.19億元,計劃工期44個月。
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于2018年12月開工建設,目前除洲頭右緣深槽防護工程在建,洲頭右緣護岸加固工程計劃汛后實施外,其余均已完成。近日,該工程正式復工。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洲頭水下魚嘴加固工程;右汊進口護底工程;洲頭右緣深槽防護工程;洲頭左緣、上壩段、洲頭右緣、天河口段、燕子磯段等護岸加固工程。
枋洋水利樞紐工程
是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標志性工程和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工程,投資357億元,集防洪、航運、發電、補水壓咸、灌溉等綜合效益于一身,堪稱國之重器。
羅源霍口水庫
泉州白瀨水利樞紐工程
屬于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該工程是左江流域控制性樞紐工程,也是廣西實施“雙核驅動、三區統籌”戰略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主要任務以灌溉為主,結合供水、發電等綜合利用。工程總投資66億元,總工期48個月。截至目前,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約40.55億元。
廣西左江治旱馱英水庫及灌區工程
,工程總投資42.4億元,供水范圍涵蓋白銀市靖遠縣、平川區10鄉鎮99個村。同時同步對興電灌區輸水骨干渠道進行改造提升,改善供水條件,進一步提高已經建成的人飲工程14萬人供水保障率。
西藏湘河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工程
被納入“十三五”期間規劃實施的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名單。工程估算總投資為32.55億元,設計灌溉面積為69.41萬畝,其中改造受益灌溉面積59.11萬畝。
是國務院部署加快推進的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十三五”期間福建省重大的水利民生工程。項目建成后,水庫總庫容達2.97億立方米,日最大供水量160萬噸,年發電量1.6億千瓦時,惠及人口約373萬人。
程
固軍水庫工程
亭子口灌區工程
是在建最大水利樞紐工程、國家172項重大節水供水工程之一,去年11月19日實現下閘蓄水,計劃在今年6月1日至10月31日攔蓄葉爾羌河6.73億立方米的洪水。阿爾塔什導流洞封堵為今年工程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
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
是“十三五”全國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總投資78.79億元。位于玉龍喀什河山區河段,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生態輸水、發電等綜合利用效益的控制性水利工程。
江蘇省淮河流域重點平原洼地近期治理工程進入實施階段。省淮河流域重點平原洼地近期治理工程概算投資67.3億元,包括里下河洼地、黃墩湖地區和南四湖湖西三片洼地,治理范圍涉及徐州、宿遷、淮安、揚州、泰州、南通、鹽城7個市18個縣(市、區),通過疏浚區內河道、加固堤防,新、改建沿線橋涵閘站等配套建筑物,恢復提高區域防洪除澇標準,形成較為完整的防洪排澇體系。
是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項目之一。作為紅嶺灌區工程的配套項目,紅嶺灌區田間工程設計灌溉面積122.39萬畝,總投資31.6億元。
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
。工程總投資超過185億元,亭子口灌區工程規劃從亭子口水庫引水,供水區域涉及南充、廣安、達州、廣元4市的高坪、嘉陵、閬中、南部、儀隴、營山、蓬安、岳池、武勝、蒼溪、渠縣,建成后,年供水能力達到12.6億立方米,覆蓋人口220萬人。工程規劃新建2座、擴建6座中型囤蓄水庫,新建渠道1360公里。
粵東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
紅嶺灌區工程
建設以工業供水、農業灌溉為主,兼顧發電等綜合利用,工期預計43個月。水庫總庫容1.94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向洋浦經濟開發區供水0.61億立方米,解決洋浦開發區供水水源單一和長遠發展用水問題;年農業供水量0.74億立方米,可有效解決11.4萬畝農田灌溉問題,對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和碩縣重大民生水利工程
海南共有8個項目被列入國家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以及《國家重大水利工程三年建設計劃(2020—2022年)》《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44號),并開展前期工作。其中,邁灣水利樞紐工程、天角潭水利樞紐工程、瓊西北供水、南繁基地水利設施建設4個項目在今年年內開工建設。另外的牛路嶺水庫水資源配置工程、海口市南渡江龍塘壩改造工程、昌化江水資源配置工程、三沙市水資源配置工程4個項目已完成可研報告的編制,計劃將于2021年、2022年陸續開工。
,2019年9月19日,榆林黃河東線馬鎮引水工程開工奠基,榆林黃河東線馬鎮引水工程是榆林市27項階段性重大事項的1號工程,也是陜西省“十三五”時期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2019年重點建設項目。工程位于榆林、神木市境內,采用政企合作投資建設模式,估算總投資160.79億元,計劃建設總工期4年。
總投資357.36億元,施工總工期108個月;于2014年開工建設,計劃于2023年全面完工。2020年5月,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順利通過水利部主持的一期下閘蓄水(52米高程)階段驗收。
長江南京河段八卦洲汊道河道整治工程
是一項以城鄉供水和農田灌溉為主要任務、兼顧發電的綜合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其水庫規模、灌溉規模、供水規模和投資規模在全省單項水利工程中均為最大,號稱貴州水利建設“一號工程”,也是“十三五”期間國家分步建設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總長約200公里,主要涉及的建筑物包括渠道、隧洞、渡槽、管道等,目前,全線線路設計已全部完成。
玉龍喀什水利
小浪底北岸灌區工程
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包括防洪減災、水資源優化配置、灌溉節水和供水、水生態保護修復、智慧水利等5類工程。據介紹,這些工程實施后,預計可新增防洪庫容約90億立方米,治理河道長度約2950公里,新增灌溉面積約2800萬畝,增加年供水能力約420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