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nClick="hideewm()" src="images/guanbi.png">
廣東省作為制造業大省,在全國率先部署發展工業互聯網,把工業互聯網作為推動廣東省實體經濟提質增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加快推進,著力打造制造強省、網絡強省和數字經濟強省。
“智能+”學院工業互聯網培訓廣東佛山站
近日,“智能+”學院工業互聯網培訓在廣東佛山迎來其全國第四站,也是粵港澳地區第一站培訓。培訓期間,廣東省工信廳副巡視員神志雄、廣東省工信廳處長蔣鯤、佛山市工信局副局長鐘端章、佛山市工信局科長劉亞云、南海區經促局副局長岑鏡蘇以及南海區經促局科長黃熾鈞等一行領導蒞臨位于南海千燈湖的廣東徐工漢云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參觀指導。
廣東省工信廳副巡視員神志雄一行到廣東徐工漢云參觀指導
廣東徐工漢云工業互聯網總經理葉琳、常吊車圖片務副總經理韓超匯報了徐工信息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落戶廣東以來,主動牽頭,組織工業企業進行互聯網技術和數據平臺培訓的相關情況;并介紹了廣東漢云積極深入灣區開展企業調研,與廣東優秀工業互聯網企業結成生態,廣泛參與產業集群建設的矚目成果。
廣東省工信廳副巡視員神志雄表示,徐工信息漢云平臺不僅提供覆蓋“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生產要素”解決方案,而且舉重若輕地加入各類工業APP,為客戶降低入門難度,簡單易用。神志雄指出,像徐工信息這樣成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夠有效幫助廣東地區工業企業捕捉轉型升級的契機。
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
神志雄也向廣東徐工漢云工業互吊車出租聯網有限公司提出三點建議:
1、參與行業標準制訂,提升數據價值
神志雄指出,一套通用化、標準化的模型是工業互聯網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標準化模型,使數據結構化,條理清晰,隨時可用,并且前后有序,能夠追溯源頭。假如10年前的數據和10年后的數據能夠形成對比分析,這樣數據的價值便會大大提升。目前,各成熟平臺已經廣泛適配主流的工業協議,具備領先的設備接入能力,但是平臺之間的數據并沒有完全打通,相互依然還是“孤島”。
“平臺有形,但是沒有邊界。數據應該在平臺上自由流動,被靈活地運用起來,真正實現異地、異主、異構數據的跨行業、跨領域、跨平臺互聯互通,讓數據價值以指數形式擴大下去。”
2、重平臺建設,簡化操作流程
智能終端是應用服務的載體,發展智能終端產業,打造一套安全、直觀、對數據有保障的智能終端,讓數據能夠直接掌握在企業手中,一直是徐工信息努力的方向。
神志雄巡視員希望徐工信息未來將繼續做深、做厚平臺底層,深挖現有場景案例,利用多年的深厚積淀把工業流程精細化,服務到企業的方方面面;同時盡量減輕企業主的負擔,讓平臺、APP等智能終端更容易上手,簡便操作。除了已有的人、車互聯,更要實現倉庫與人互聯、備件與車中國吊裝網互聯,甚至多維度互聯,通過一個簡易操作的小程序,讓生產流程更透明。
3、支持產業集群再造,引領大灣區效應
有著76年制造業深厚沉淀的徐工信息,利用自身的基礎優勢,積極開展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幫助更多工業企業上云、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并組織其他工業互聯網平臺商、服務商予以精準對接,優化數字化升級的解決方案,為廣大企業樹立標桿、提供示范。
一枝獨秀不如滿園芳香,神志雄寄語廣東徐工漢云,不但在廣東要做大做強,更要帶動工業互聯網生態發展,引領集群效應,以標桿的力量,影響全行業。
“一方面聚合社會資源,推動產業鏈各個環節互相賦能,另一方面要為大灣區發展方式轉變獻計獻策,推動灣區城市工業發展。眼下,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已展現出其在經濟結構優化、創新驅動發展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可以有更大作為的潛力。”
廣東省工信廳副巡視員神志雄一行到廣東徐工漢云參觀指導
交流中,神志雄巡視員也與作為廣東徐工漢云生態合作伙伴的壹拓云倉總經理李少全、南海吊車農商銀行科創支行副行長吳廣昕親切交流。“工業互聯網要為中小企業賦能,除了信息化、智能化,也要做好金融數據平臺的建設,打造一個產業鏈協同發展的良好的環境,提升企業在大環境下的適應能力和創新發展能力。”
徐工信息將進一步加快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廣東省的布局發展,構建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體系,為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來源:徐工信息)
責任編輯:Ha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