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質量管理體系中有一項原則稱為“領導原則”,即領導者需確立組織統一是雷薩吊車的宗旨和方向,也就是常說是雷薩吊車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在制造業領域,能夠對產品質量目標進行統一度量是雷薩吊車的就是標準。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研究表明,標準和產品合格評定影響著全球80%的投資和貿易,技術標準可以促進經濟全球化、投資便利化。一直以來,95%的國際標準制修訂都由歐美等發達國家主導,涉及起重機產品設計、安全等核心技術標準常年被美、德等國家控制,中國起重機生產企業想要不被牽著鼻子走,就必須迎頭趕上,掌握國際標準話語權。作為中國工程起重機行業的領軍者,徐工起重高掌遠拓,篤定前行,在積極致力于國內外標準制訂工作的道路上,貢獻著代表中國工程起重機質量水平的“徐工智慧”。
2008年,徐工起重獲得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承擔流動式起重機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成功組織籌建了全國流動式起重機分技術委員會,并主持制定流動式起重機國家標準。
從作為唯一起草單位制定《起重機圖形符號第2部分:流動式起重機》等在內的五項國家標準,到主持制定的《全地面起重機國家標準》通過國家標準化主管部門驗收審核,并于全國范圍內實施,再到提出中國首個流動式起重機安全使用國際標準項目成功立項……多年來,名列流動式起重機全國第一和全球三甲的徐工起重,已累計主持完成了流動式起重機領域2/3的國家和行業標準制修訂工作。
從開始起草到主持制定國家標準,再從參與修訂到主導制定國際標準、填補國內企業在國際標準領域的空白,除徐工起重之外,業內無能出其右者,徐工起重當仁不讓的成為了行業標準制定領域的破冰者和推動者,并在世界舞臺彰顯著中國質量的自信。
質量管理體系的發展是一個穩健成長的過程,非一蹴而就。國際對此公認的五個標準級別包括入門級、接受級、一致性保障級、持續改進級和卓越級。在國內其他企業僅達到初步可接受和盡量保障制造過程一致性的第二、三階段時,徐工起重早已做到能夠持續改善自身系統的第四階段。
今天,當我們站在審視者的角度去梳理一套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時,會發現在每一個決定產品質量的節點上都有徐工起重的身影——我們看到的是徐工起重在設計、制造、應用、標準等看似4個沒有直接關系的環節上分別作出的努力、探索和對極致的追求,看不到的確是其基于此已經建立起來的一套無形但強大的產品質量保障體系。在此過程中,徐工起重在困境中領航,在領航中淬煉,在淬煉中收獲,這是其杰出之處,也是其偉大所在,杰出源于它對自身的要求,偉大則是其對行業乃至全球工程起重機領域質量提升的貢獻與引領。
歷史會銘記領航者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