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標準副本履帶吊怎么能伸出履帶,精彩文檔,主要交付單位,吊裝組1頁,總頁數,項目名稱,履帶吊安裝吊裝日期,2016年8月19日。內容:施工概況主橋箱梁共有3跨,每跨10根,計劃共30根,計劃用履帶起重機吊梁。履帶起重機型號為兩臺徐工牌QUY350t履帶起重機。 350T起重機主機自重55噸,左右履帶總重62噸,配重及附件重243噸。重點觀察起重機在地面上的地面耐力。履帶起重機從上海運出,經S202省道進入X044縣道。縣道寬7m,沿途有高壓線和通訊線。施工現場,履帶葫蘆形路面寬度12m,主干道13.5m,鋪設50cm的建筑垃圾壓實,路面基層鋪設在舊建材上。形狀移動的道路。圖 1-1 箱梁平面布置圖(單位:m) 履帶吊安裝步驟 進場時間:根據箱梁架設時間和40m梁場施工限制,擬組裝履帶吊一個一個,第一個就安裝好了。現場時間為8月13日,第二臺8月24日進場。每臺機組卸貨一天,組裝一天,調試一天。總共三天將處于提梁狀態。起重機履帶處于該起吊狀態時,地面壓力為473噸,地面承受力應不低于12T/㎡,才能滿足起重機穩定性的要求。避免上述地下危害。運輸起重機主車寬度3.5米,主機高度3.5米,長度12米。觀察起重機的行走路線,特別是進場時是否有管道障礙物,道路轉彎半徑是否能滿足16米的要求,如有障礙物必須采取措施清除。
根據進場時間,對于高度不足的縣道高壓線路(4.5m),項目部提前聯系三塔供電站,安排專業電工進行區域停電。啟動線路,運輸車輛通過,電工檢查完畢后送電。由于最大起重噸位為31t,因此使用50t汽車起重機安裝和拆卸徐工QUY350t履帶起重機。主要作業吊車、機具及車輛等設備 表1 作業車輛及機具清單 序號名稱、規格及數量 備注 1 汽車吊 徐工50t1 起重 2 步話機 3 指揮 3 廂式貨車 1.5t1 4 半- 服務拖車平板車 20t5 運輸專用吊索 5 個 吊裝卡環 6 個 吊裝卡環 15t4 吊裝 7 倒鏈 2t4 拆裝 8 枕木 300*300*250010 拆裝 9 木板和墊 拆裝 有安拆組主要成員9人,其中負責人1人,安全員1人,起重指揮員2人,電纜操作工2人,汽車吊司機1人,履帶吊司機4人。序號中崗位數 主要負責 1.施工負責人 1.負責履帶吊運輸組裝過程中各項事務的執行,以及執行甲方各項規章制度和安排. 2 施工安全員 1 名,負責履帶起重機運輸和裝配的安全技術要求和標準的執行。 3起重指揮2負責履帶起重機裝配過程中的起重指揮,負責吊具及零部件的安全檢查。 4 臺索具和 2 根懸掛鋼絲繩。 5 汽車起重機司機1負責起重機械的組裝和操作。
6臺履帶吊司機4臺徐工QUY350t履帶吊安裝現場:履帶吊擬單獨進場,在40m梁場西側工地進行組裝。組裝期間,使用1m3挖掘機配合施工。履帶起重機1臺55t,主臂42m。標準工況重型主臂由1根6m重型底節、1根6m重型起重節、1根6m中間節主臂和1根12m重型起重臂組成。拉板節,10.5m錐節主臂,11.5m重型臂頭。總重量約為360噸。安裝采用徐工50t汽車起重機,安裝在路基箱上。 2.1 主機卸貨車將運輸車引導至預定安裝位置;啟動發動機;打開支腿支架,伸出支腿油缸;整個騎行過程中的穩定性;引導拖車離開; 2.2 抬起A型架并連接輔助繩(13),將A型架穿過拉桿(駕駛室2)小心)輔助繩不要拉得太緊; 松開輔助支撐桿(2); 注意:A架不要拉得太高,水平夾角不大于60°。2.3 裝配履帶板履帶的組裝由輔助吊車完成,具體步驟如下:將上體運輸到安裝位置;打開上體上的四個支腿油缸支架,通過操作桿伸出支腿油缸,并油缸下方的支撐必須墊好,以防發生意外。
運輸車被疏散;安裝后支腿油缸完全伸出,直至軌道離地20mm左右;回轉機構的剎車通過刀閘開關(8))關閉,將軌道吊起,用輔助吊車安裝到上體;通過刀閘開關開啟回轉機構剎車(8);將上車旋轉180°;通過刀閘開關關閉回轉機構剎車(8)) ; 用輔助起重機安裝另一個履帶; 連接通向行駛電機的油管; 連接上履帶架與上體之間的連接螺栓; 擰緊固定楔; 連接上體和履帶架連桿; 打開通過刀閘開關(8);將登車轉至履帶行駛位置;降低支腿油缸;收回油缸支架并固定在運輸位置;< @2.4 安裝配重1. 將支撐架(9) 裝入上架并用螺栓固定;4)R1 和L1 吊到支撐架上,用連接螺栓擰緊(8); 3. @>R3, L2、L3” 放在R1和L1上,固定用連接螺釘(7); R4、R5、L4、L5”并用螺絲固定(6);5.放上配重(1)“R< @6、L6”,用連接螺栓緊固(5);配重及其連接件1.配重R4、R5、R6 L4、 L5、L6;2.配重R3、L3;3.配重R2、L2;4.配重R1、L1; 5.R5、R6和L之間的連接螺栓5、L6;6.R5、R4和L5、L4;7. R3、R2、R1和L3、L2、L1螺栓;8.R1和L1與支撐架的連接螺栓;2. 5 主臂安裝1.主臂長度為42m(其中重型主臂標準工況由1個6m重型底段、1個6m重型起重段、1個6m中段主臂組成,1個12m重型牽引節,10.5m錐節主臂履帶吊怎么能伸出履帶|履帶式起重機安裝起升安全系統技術披露.doc 13頁,10.5m錐節主臂1.5米重型臂頭組成。
);2.支架必須安裝在繩索和臂架之間的指定位置,并且繩索和臂架的長度匹配; 3.原則上,中段也應按臂架中段的裝配順序進行相應安裝;4.吊臂的安裝在地面進行,安裝好的臂架直到末端才連接到臂架末端,連接到臂架尾部的主臂必須水平支撐。 2.6 將主臂舉升機鑰匙開關(6)旋至主臂工作位置,此時指示燈(44)亮,按(10) 按鈕,則主變幅回路接通,用繩索連接平放地面的主臂,拉動操縱桿(2)(圖 2378) 后退)將主臂提升動臂。通過拉緊主臂變幅繩來改變A型架的角度,使張緊繩拉緊,必要時將安裝好的中間支架也架起來。(圖2008)當長度主臂超過 24 米,松開起重吊繩,將吊鉤放在地面上,直到主臂與水平面傾斜 30°。2.7 主要電氣設備及其電氣連接功能1、主臂后部的電纜線圈連接到駕駛室2、主臂底部的角度傳感器連接到計算機3、鋼絲繩張力傳感器是連接電腦4、 主臂頭接線盒2.8 鋼絲繩 主起升繩和副起升繩的纏繞只能按照下表進行纏繞。使用其他方法會損壞扭矩限制器的功能。此外,不正確的繩索纏繞可能會使起重機工作不安全并造成危險。標準起重機 當主臂頭配備200噸吊具時,主起升鋼絲繩的纏繞如下圖所示。對于K17、K18、K19跨,依次吊梁,對于K17跨:A、B通道停放兩臺履帶起重機,通道編號如圖1所示:梁場兩臺350t履帶吊平面圖,完成4根梁的吊裝任務后,通道A上的履帶吊轉移到通道C的位置,K17的箱梁-< @5、K17-6 被吊起。完成后,將通道B上的履帶起重機轉移到D人行道上,吊裝4根橫梁,完成K17跨箱梁的吊裝。
對于K18跨:K17跨箱梁架設完成后,將D人行道上的履帶吊轉移至B人行道,完成K18跨10根箱梁的吊裝任務;對于K19跨:K18跨箱梁架設完成后,人行道B上的履帶起重機轉移到人行道D,吊起4根橫梁后,人行道D上的履帶起重機轉移到人行道B,起吊兩根橫梁,經過完成后,人行道C上的履帶起重機轉移到人行道A,吊起4根橫梁,完成吊裝。用履帶吊起大梁時,將路面底板放置在定型位置。大梁吊裝完成后,掉頭向南行駛,以便在吊裝位置將橫梁放在運梁炮車上。安全保障措施3.1履帶起重機安裝注意事項1.確認起重機是否符合作業標準要求。根據臂長組合表,一一檢查門架位置、變幅牽引器、支柱、臂架中段布置位置等; 3.按要求安裝配重; 4.安裝時應使用安全平臺,禁止使用不安全平臺; 5.拆裝吊裝時,應先清除現場障礙物,托輥應遠離工作區; 6.中長臂嚴禁用鉤子提臂; 7.吊車移動時不得與電線碰撞;8.檢查滑輪、鋼絲繩是否磨損,如有磨損立即更換9.檢查吊鉤是否變形,如掛鉤底部打開等; 10.檢查拉板是否有裂紋、磨損、腐蝕等損壞; 11.履帶吊安裝完成后需要經過專門的安全驗收測試,沒有問題后才能投入使用。
3.2 一般安全措施的要求?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 ?所有現場施工人員必須接受安全教育并通過考試。 ??施工場地布置符合消防、衛生相關規定。 ?施工場地及其陡峭的地坎和高壓帶電區域應有防護設施和警示標志;坑、溝、洞等應鋪設與地面齊平的覆蓋物或設置可靠的圍欄、趾板和警示標志。夜間應設置紅燈以警告危險空間。現場設置的各種安全設施,嚴禁移動或挪作他用。施工現場要保持干凈整潔,垃圾、廢棄物要及時清運吊車公司,做到“干完活、用完料、清場”,堅持文明施工。在高處掃過的垃圾和廢物不應向下扔。 ?3.3 使用的工具和器具?千斤頂應設置在平坦堅固的地方,并應與滑橇保持水平。千斤頂必須垂直于承載面,千斤頂頂部與重物接觸面之間應加防滑墊。 ?千斤頂嚴禁超載,手柄不得加長,人數不得超標。 ? 正確使用大錘。 ?3.4 安全技術措施?設備起吊時嚴禁站在吊臂下。登山工人使用工具來應用線結。 ?使用電動工具時必須戴上絕緣手套。 ?作業區設置警戒線吊車出租,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嚴禁人員在吊臂和吊物下通過或停留。 ?起吊前,必須仔細檢查起重設備及其安全裝置是否完好。 ?吊裝時,吊物應用鋼絲繩捆扎牢固履帶吊怎么能伸出履帶,鋼絲繩不得有扭結,捆扎處應加墊保護管皮,防止損壞鋼絲繩,繩索角度應不大于 60°。
?起吊時慢慢提起吊鉤,保持水平并將繩索固定在懸掛物上,防止晃動。 ?起吊過程應由專業人員認真指揮,協調起重機操作,指揮信號準確。當風力大于6級時,應停止安裝作業,露天作業必須采取防滑措施,以防雨雪天氣。 四、質量保證措施?4.1 鋼絲繩1.要有證書;潤滑要好;鋼絲繩末端的固定裝置應具有防松或自緊性能? 4.2個銷子?1.桿的銷子必須按開口銷向外的方向插入,頭頂插入,并鎖緊; 2.鋼絲繩的銷子應正確插入并鎖好;3.所有銷子接觸面應潤滑。 ?4.3卷筒1.多層纏繞卷筒兩端應有法蘭,法蘭2.5倍繩徑2.卷筒不應有裂紋等缺陷?4.4 滑輪1)應無裂紋和損壞2)應有防止鋼絲繩跳動的裝置3)不均勻磨損滑輪槽的寬度應≤3mm,滑輪壁厚的磨損應小于厚壁厚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