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董事長致辭
公司發展概況:公司2020年業務發展穩健創新:1)穩健:公司保持戰略重點,確保高質量發展。在營收、利潤、市場占有率不斷創新高的同時,現金流、人均效率也創新高,毛利率保持穩定,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等指標均創近年最低。2)創新: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創新履帶吊年利潤,企業進入了全面升級的新階段。2020年研發經費占比達到5.38%,研發人員同比增長36.5%。在具體技術方面,公司攻克了智能、無人、新能源等多項前沿科技項目;產品創新方面吊車出租,以智能、極致、綠色為內涵,全年推出128款4.0新品;在專利申請方面,全年專利申請量近一倍,達到近800件,累計專利申請量達到10825件,其中發明專利4147件,在機械設備行業排名第一有效的發明專利;在制造模式創新方面,均計劃部署18家世界領先的燈塔工廠、300條智能生產線、20條無人黑燈生產線。到 2020 年底,中聯第一臺挖掘機將在中聯重科智慧產業城下線。在管理和商業模式創新方面,我們加快打造全感知、全連接、全場景、全智能的智能體系。我們積累了超過100億小時的工業大數據,為400多個業務場景的分析和應用提供支持。未來發展戰略:加快用互聯網思維做企業,用極致思維做產品,用先進制造創造未來企業:1)持續做大產業梯隊,實現集群發展:穩步提升第一梯隊(建筑起重機、混凝土機械、建筑起重機械、土方機械)、力爭打造10-200億第二梯隊(農業機械、高空作業機械、干粉砂漿、消防應急裝備、基礎工程機械、礦山機械和工業互聯互通),培育若干個50億級梯隊(電氣、液壓、傳動等關鍵零部件行業)。2)持續踐行工業互聯網,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從產品智能向制造智能、管理智能、營銷智能、服務智能、供應鏈智能拓展。這是中聯重科未來發展核心競爭力的關鍵。3) 消防應急裝備、基礎工程機械、礦山機械和產業互聯),培育數個50億級梯隊(電氣、液壓、傳動等關鍵零部件產業)。2)持續踐行工業互聯網,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從產品智能向制造智能、管理智能、營銷智能、服務智能、供應鏈智能拓展。這是中聯重科未來發展核心競爭力的關鍵。3) 消防應急裝備、基礎工程機械、礦山機械和產業互聯),培育數個50億級梯隊(電氣、液壓、傳動等關鍵零部件產業)。2)持續踐行工業互聯網,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從產品智能向制造智能、管理智能、營銷智能、服務智能、供應鏈智能拓展。這是中聯重科未來發展核心競爭力的關鍵。3) @2)繼續踐行工業互聯網,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從產品智能向制造智能、管理智能、營銷智能、服務智能、供應鏈智能拓展。這是中聯重科未來發展核心競爭力的關鍵。3) @2)繼續踐行工業互聯網,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從產品智能向制造智能、管理智能、營銷智能、服務智能、供應鏈智能拓展。這是中聯重科未來發展核心競爭力的關鍵。3)
二、財務評論
收入及利潤:2020年營業收入651億元,同比增長50%,毛利186億元,同比增長43%,毛利率28.6%,同比減少1.4ppt,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72.8億元,同比增加66.6%。分行業看,混凝土機械收入189.8億元,同比增長37%;起重機械實現收入349億元,同比增長58%;土方機械收入26.6億元,同比增長282%;農機收入26.4億元,同比增長67%;金融服務收入為 10. 8億元,同比增長48%。分產品:1)混凝土機械:毛利率26%,同比下降約1.1ppt,長臂泵車、整車、攪拌站市場占有率位居首位,攪拌機輕量化產品市場占有率升至行業前三。2)起重機械:毛利率31%,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汽車起重機市場占有率提升2.4ppt,其中30噸及以上汽車起重機銷量居行業第一;履帶起重機市場占有率行業第一,王牌產品CC9800累計銷量占同級別產品市場占有率70%以上。噸位履帶起重機訂單生產定于2021年下半年;工程起重機械銷量全球第一,2020年四季度第二代W新品上市。3)土方機械:毛利率16%,同比增長7.7ppt。2020年土方機械銷量增長強勁,后發優勢明顯,全年銷量上升至國產品牌第六位。4)農機:扭虧為盈,毛利率16.8%,同比提高12.5ppt。2020年第四季度推出第二代W新品。3)土方機械:毛利率16%,同比增長7.7ppt。2020年土方機械銷量增長強勁,后發優勢明顯,全年銷量上升至國產品牌第六位。4)農機:扭虧為盈,毛利率16.8%,同比提高12.5ppt。2020年第四季度推出第二代W新品。3)土方機械:毛利率16%,同比增長7.7ppt。2020年土方機械銷量增長強勁,后發優勢明顯,全年銷量上升至國產品牌第六位。4)農機:扭虧為盈,毛利率16.8%,同比提高12.5ppt。
甘蔗機銷量保持市場第一,拋米機上市首年,銷量市場第一;打包機首次實現市場銷量第一;小麥機和烘干機國內市場占有率保持行業第二位。綜合毛利率:2020年綜合毛利率為28.6%,同比下降1.4ppt。主要原因是:1)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銷售政策相對寬松,主要產品價格小幅回落,下半年鋼材價格上漲年,原材料成本增加。2)攪拌車、土方機械、高空作業機械和農業機械增長明顯,毛利率仍低于一線產品;3)與銷售形成直接相關的運輸費用,由原銷售費用調整后計入銷售成本。費用率情況:銷售/管理/研發費用率同比變化-2.5ppt/-0.74ppt/1.64ppt。研發費用率大幅上升主要得益于公司大力引進和培養研發人員,研發人員近6000人,同比增長36.5%。財務費用率為1.81億元,同比下降10.35億元。主要原因是:1) 控制負債規模。2020年貸款及利息負債同比減少25億元,凈負債同比減少約80億元;2) 融資成本下降。公司業績持續改善,經營風險降低,融資成本持續下降。報告期內,公司新發行的3+2公司債券票面利率僅為3.3%,超短期融資平均利率僅為2%;3) 加強外幣資產負債管理。全年匯兌凈收益約為人民幣2億元。經營現金流量:2020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74.2億元,同比增加1<
經營現金流大于當年實現凈利潤的原因是:1)堅持嚴格客戶準入管理,新業務質量高,忠實客戶采購量占近60%,本年度銷售額超40%;2)二是通過數字化平臺全面實現客戶端管理,對關鍵業務風險點進行全面監控診斷; 3)三、通過資本市場發行ABS,加快應收賬款的資產變現。資產負債情況:2020年末公司資產負債率為58.8%,同比增加1.76ppt,有息負債196億元, 同比減少25億元。公司把握市場資金低價位,增持公司債20億元,短期融資60億元,銀行融資較上年末減少約42億元。全年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同比增加40天,存貨周轉天數同比增加24天,公司經營質量、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持續優化。
三、商業評論
市場定位:1)混凝土機械:泵車市場占有率提升6.2ppt,長臂泵車市場占有率第一,攪拌車躍居前三行業、市場 車載泵站攪拌站規模繼續排名第一。2)工程起重機:汽車起重機市場占有率創歷史新高,其中30噸及以上市場占有率第一,200噸以上大噸位汽車起重機市場占有率超過以14個百分點位居行業第二;履帶起重機市場占有率連續四年大幅提升。2020年超大噸位履帶起重機市場占有率超過50%,800噸銷售市場占有率超過70%。大噸位履帶起重機訂單已排至2021年下半年;建筑起重機械規模保持穩定。行業第一,2020年上市以來累計銷量超過1.4萬輛。2020年第四季度推出W2代新品,安全性和易用性全面優化。3)新業務板塊:土方機械年產銷量創歷史新高,國內品牌排名第六;高空作業平臺市場占有率行業第一;干粉砂漿進入南海市場。數字化:積累了超過100億小時的工業大數據,為400多個業務場景的分析提供支撐。制造平臺升級,平均生產周期縮短30%;業務側服務平臺基本實現全數字化;管理平臺不斷完善,2020年管理人員增幅小于10%。全球化:在海外市場建立了9個研發制造基地,推動本土化戰略在海外市場的實施。研發成果:1)混凝土機械:凌云系列順應泵車采用雙獨立油箱,液壓油損耗降低30%,使用壽命翻倍;第一臺空心吊臂減震超過10%。業務側服務平臺基本實現全數字化;管理平臺不斷完善,2020年管理人員增幅小于10%。全球化:在海外市場建立了9個研發制造基地,推動本土化戰略在海外市場的實施。研發成果:1)混凝土機械:凌云系列順應泵車采用雙獨立油箱,液壓油損耗降低30%,使用壽命翻倍;第一臺空心吊臂減震超過10%。業務側服務平臺基本實現全數字化;管理平臺不斷完善,2020年管理人員增幅小于10%。全球化:在海外市場建立了9個研發制造基地,推動本土化戰略在海外市場的實施。研發成果:1)混凝土機械:凌云系列順應泵車采用雙獨立油箱,液壓油損耗降低30%,使用壽命翻倍;第一臺空心吊臂減震超過10%。在海外市場建立了研發和制造基地,推動在海外市場實施本土化戰略。研發成果:1)混凝土機械:凌云系列順應泵車采用雙獨立油箱,液壓油損耗降低30%,使用壽命翻倍;第一臺空心吊臂減震超過10%。在海外市場建立了研發和制造基地,推動在海外市場實施本土化戰略。研發成果:1)混凝土機械:凌云系列順應泵車采用雙獨立油箱,液壓油損耗降低30%,使用壽命翻倍;第一臺空心吊臂減震超過10%。
2020年公司國產泵車占比達到50%,客戶接受度好于預期。四軸攪拌車自重11.5噸,行業最輕;推出零排放純電動攪拌車;開發出低怠速攪拌車,比同行業節油30%。2)工程起重機:2020年將推出56款新產品;全球首臺純電動汽車起重機將下線;1800噸全路面全路面起重機下水;啟動海上風電吊裝;機器模塊化、快速安裝等產品已批量推出,并發布了全球首個塔機安全聲明。3)高空作業機械:工作高度覆蓋6-68米,率先推出全交流鋰電剪刀、高性能全交流、電動曲臂產品。4)土方機械:從年初的9款基礎機型到22款,預計2021年將覆蓋8款新機型。 營銷與服務:電子營銷的全場景應用。2020年電子合同簽訂率90%,資金債權人工審核率控制在5%以內。在業務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后臺管理人員基本沒有增加,業務人員平均銷售額同比增長20%。服務方面,將建立基于服務大數據的管理體系,整體滿意度從8提升8.
四、2021 年業務展望
行業展望:工程機械受益于升級換代、環保政策、機械替代勞動力等多重優勢,有望延續高景氣度;起重機械和混凝土機械作為工程機械的后循環產品,在風電規模擴張的疊加下履帶吊年利潤|中聯重科業績交流會 2021/04/09,由于裝配式建筑滲透率的提高和力度加大等因素,正處于更新換代的高峰期??刂七^剩,預計2021年行業主要產品增速超過20%。1)混凝土機械方面,長臂泵車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增長率有望達到15-20%;攪拌車增速有望超過30%。2) 建筑起重機械方面,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由于行業景氣度和風電裝機需求的擴大,預計市場增長率將達到15-20%;按照8-10年的設備周期,預計2021年更新換代高峰,行業規模有望提升30%-40%。3)在挖掘機方面,基礎設施正在推動環保升級的疊加。預計全年走勢先高后平,1Q21漲幅超過80%,預計全年增速15%-20%。4)高空作業機械方面,以機械代替人工的趨勢正在加速,高空作業平臺有望增長50%。5) 農機方面,農村土地流轉加快,農業綜合機械化持續發展,農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2021年經營思路和舉措:未來1-3年總體戰略發展目標是圍繞高質量發展主線,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和國際化發展。圍繞規模、風險和盈利的平衡策略,我們堅持首付不低于20%的業務底線,通過數字化流程不斷提升盈利能力。農業機械發展不斷完善。2021年經營思路和舉措:未來1-3年總體戰略發展目標是圍繞高質量發展主線,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和國際化發展。圍繞規模、風險和盈利的平衡策略,我們堅持首付不低于20%的業務底線,通過數字化流程不斷提升盈利能力。農業機械發展不斷完善。2021年經營思路和舉措:未來1-3年總體戰略發展目標是圍繞高質量發展主線,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和國際化發展。圍繞規模、風險和盈利的平衡策略,我們堅持首付不低于20%的業務底線,通過數字化流程不斷提升盈利能力。
2021年各板塊目標:工程機械增長30%左右,其中混凝土機械增長30%左右;建筑安裝同比增長40%-50%左右;新興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預計全年挖掘機規模60億元,同比增長100%;高空作業平臺規模目標30億履帶吊年利潤,同比增長200%左右;農機板塊目標35億元,同比增長30%-40%,有望實現利潤大幅提升。海外市場目標: 海外市場是公司“十四五”期間的重點發展方向。2021年,公司' 公司海外業務規模目標增長50%以上,其中出口增長目標為60-80%。海外布局戰略是人才本土化,建立基于機場模式的新發展模式。白俄羅斯和意大利從單一產品擴展到全產品線;在印度建立基地。智能制造園區建設規劃:常德塔機智能工廠二期、華東塔機制造基地、攪拌機智能制造園區、常德液壓件園區、一期智慧工業城挖掘機園區將全面建成投產。智慧產業城內的工程機械、混凝土機械、高空作業機械園區將全面建設。以投產的塔機工廠一期為例,生產交期優化減少一半,人員減少30%,產品質量全面提升。供應鏈改善:2020年4季度開始,輪胎、焊絲、電池、鋼絲層、鋼材等材料集中采購,包括高強鋼、液壓件、底盤聯合談判,國產底盤整體成本降低5%,液壓件成本降低5%。10-20%,其他普通材料成本降低基本在10%以上。預計2021年將體現降本效應。人員減少30%,產品質量全面提升。供應鏈改善:2020年4季度開始,輪胎、焊絲、電池、鋼絲層、鋼材等材料集中采購,包括高強鋼、液壓件、底盤聯合談判,國產底盤整體成本降低5%,液壓件成本降低5%。10-20%,其他普通材料成本降低基本在10%以上。預計2021年將體現降本效應。人員減少30%,產品質量全面提升。供應鏈改善:2020年4季度開始,輪胎、焊絲、電池、鋼絲層、鋼材等材料集中采購,包括高強鋼、液壓件、底盤聯合談判,國產底盤整體成本降低5%,液壓件成本降低5%。10-20%,其他普通材料成本降低基本在10%以上。預計2021年將體現降本效應。包括高強鋼、液壓件和底盤的聯合談判,國產底盤整體成本降低5%,液壓件成本降低5%。10-20%,其他普通材料成本降低基本在10%以上。預計2021年將體現降本效應。包括高強鋼、液壓件和底盤的聯合談判,國產底盤整體成本降低5%,液壓件成本降低5%。10-20%,其他普通材料成本降低基本在10%以上。預計2021年將體現降本效應。
—————— 交流環節
Q:二季度訂單情況如何?
A:截至目前,公司訂單充足,生產經營火爆。
問:公司哪些產品要到明年才能交付?
A:公司2021年超大噸位產品產能基本排定,其他噸位產品產銷兩旺,按訂單排產。
問:公司對2021年第二季度業績增長的預測是多少?
A:二季度是歷年行業的高峰期,尤其是公司的混凝土、建筑起重機械和建筑起重機械三大主力產品線。這個規則是穩定的。行業需求方面,公司也看好二季度增速。
問:公司目前對外業務收入有哪些產品?
A:公司海外業務收入主要包括:混凝土機械設備、施工起重機械設備、施工起重機械設備。上述行業的產品占海外收入的80%左右。
Q:公司認為當前工程機械行業周期的頂點會在什么時候到來?公司現在是否有能力消除周期的影響?
A:在房地產基礎設施支持、疊加機器更新換代、大量更換需求、海外市場滲透、農村和鄉鎮地區滲透率持續提升等基礎上,公司認為工程機械將繼續保持未來幾年穩定增長。. 公司加快數字化轉型,經營管理能力、風控能力、資源協同能力大幅提升,市場領先地位進一步鞏固。各項經營指標持續健康向好,對未來經營充滿信心。
問:鋼價上漲對公司產品成本的影響會更大嗎?
A:鋼價的持續上漲給公司帶來了一定的成本壓力,但公司通過組織聯合談判實現了戰略合作;建立價格聯動機制,控制原材料價格波動,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原材料價格上漲對成本的影響。公司還將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國產替代、降本增效等措施,確保毛利率保持穩定。公司在長臂泵車、中大噸位起重機等高利潤產品方面具有優勢。公司部分產品價格上調,未來將在保持價格總體穩定的情況下進行動態調整。
Q:最近車用芯片缺貨對公司產品有影響嗎?
A:公司的芯片主要采購材料包括發動機和底盤(底盤發動機包括芯片),以及智能元器件中的PCBA、遙控器、控制器等。公司針對芯片緊缺采取了積極措施:(1)對于涉及芯片材料的物料,公司根據供應商的備貨情況,組織整理和評估供應風險;對于風險物料,實施戰略(2)對于公司自產PCBA吊車出租,已與主要供應商協商,2021年初每年備貨。(3)對于已經存在交割風險的材料,協調供應商到積極尋找庫存,確保生產和使用。另外,對于某些高風險材料,
問:公司管理層如何處理巨額的應收賬款催收?
A:2020年,公司應收賬款增速將遠低于收入增速,經營性現金流將繼續增加,應收賬款逾期率將繼續下降,公司應收賬款將繼續提升。公司將繼續加強應收賬款管理:1)繼續加強賒銷風控和提現的建設和實施;2)建立動態的貸后逾期容忍預警模型,實時監控客戶貸后還款情況3)通過數字化風控平臺全面監控和診斷關鍵業務風險點;4)對于惡意欠費的客戶,
問:公司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是真的嗎?
答:4月2日,中聯重科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長沙舉行。此次合作標志著中聯重科數字化轉型升級進一步提速。
問:有沒有剝離農機行業的計劃?
A:農機行業的快速發展,除了在產品市場做大做強外,還需要資本市場的支持和幫助。公司目前雖無具體計劃,但不排除在條件成熟時推動相關資本運作。
Q:是否有計劃通過抖音、快手等平臺推廣智能農機?
A:公司非常重視在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的品牌推廣和推廣。智慧農業也是重要的宣傳內容之一,已在上述平臺上有所展示。
問:公司有股票回購計劃嗎?
A:暫時沒有回購計劃。#股票#